在近期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上,多国政要围绕能源合作、科技创新等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中国为区域繁荣作出的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长茹拉别克·图尔孙普拉托维奇·米尔扎马赫穆多夫:
乌中全方位、递进式能源合作“在路上”
当前,世界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在地缘冲突不断、经济形势复杂的大环境中,开展广泛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特别是能源领域互利合作前景广阔。我们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并珍视与中国推动多领域合作的机会。
一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坚定奉行同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能源合作,高度重视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特别是在实施区域内联合能源项目方面,包括建设现代化发电设施和储能系统,形成基于开放、互联互通和技术兼容原则的统一上合组织能源市场。
推动绿色通道同中国能源系统对接,推动建立统一的丝绸之路能源空间,将东南亚和中亚连通起来;发展区域间输电系统,确保区域内国家间能源稳定高效运输;开展数字化、科学创新和资本领域合作,进一步开展经验交流和分享。
目前,乌中两国在不同领域共同实施超过20个项目,包括火电、水电、太阳能、风能、电池储能、输变电等。此外,乌绿色能源产业几乎所有技术解决方案和设备都来自中国。中国技术创新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在助力乌电气设备制造本地化、能源人才培养本地化方面,中国也积极传授知识和经验,为乌能源转型和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6月,中国电建华东院总承包建设的中亚首个绿氢EPC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正式进入产氢运行阶段,为全面投产奠定坚实基础。该项目是乌兹别克斯坦“绿色能源战略”核心组成部分,更是两国新能源领域深化合作的真实体现。
乌中能源合作持续深化,战略合作规模和水平显著提升,释放了积极协同效应。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键技术合作伙伴、重要的投资伙伴。从早期的油气勘探、天然气供应,到当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以及能源转型和绿色经济,全方位、递进式合作始终“在路上”。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巴基詹·纳谢耶诺维奇·伊利亚斯:
引入中国高效创新技术对哈至关重要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正加速推动能源多元化和低碳经济转型。我们根据区域特点、国情、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等因素,同步发展传统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别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
哈萨克斯坦每年举行可再生能源项目拍卖和招标,并推动战略投资合作。国际合作有助于引进最新技术和必要资金,实现哈萨克斯坦绿色转型中长期目标,其中,引入中国高效创新技术至关重要。
哈萨克斯坦能源转型进程中,绿色融资、技术交流、国际合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业技能提升是重要议题。能源转型应当具有包容性、务实性,并考虑国家优先发展方向,并以共同区域目标为基础。我们致力于和各方开展长期合作,并高度珍视这种互利共赢合作关系。
吉尔吉斯斯坦能源部副部长埃米尔别克·卡瑟莫维奇·伊斯马诺夫:
中国对吉经济和能源发展功不可没
能源安全是各国以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效,需要密切合作和机制协调。
多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在能源领域进行了颇具成效的合作,包括水电、太阳能、风电等,中国对吉经济和能源发展功不可没,我们希望延续并且扩大合作范围和规模。
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长马哈茂德·穆斯塔法·卡迈勒·阿斯马特:
助力埃及能源建设 中国扮演关键角色
埃及和中国拥有浓厚的文化联系、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果的合作,包括输电、变电、发电、基础设施等。可以说,助力埃及能源建设,中国扮演了关键角色。
对埃及而言,推动能源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必须加速能源领域变革。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跟上能源技术迭代更新的脚步。埃及计划到2035年实现42%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40年进一步提升至60%。
埃及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控制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是国际航运、贸易及战略要道,同时市场潜力巨大,欢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企业来埃及投资合作,包括共同开发尼罗河水电项目、合作深化碳捕捉技术研发。
截至目前,埃及在制造、发电、能效等领域均取得进步,同时致力于成为水电和氢能行业领军者。我们愿与各方进行密切合作与交流,为建设更有韧性的能源体系、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贡献力量。
阿塞拜疆能源部长帕尔维茨·奥格泰·奥格雷·沙赫巴佐夫:
中国在阿塞拜疆能源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4月,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开启两国关系新篇章。阿塞拜疆地处欧亚枢纽地带,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这为阿中两国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中国在阿塞拜疆能源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企业以承包商和投资者的身份,为阿塞拜疆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阿塞拜疆与中国企业达成多项合同,包括太阳能、海上风电、电池储能、电网等。基于这些合作,阿塞拜疆将分阶段建设总装机容量2.3吉瓦的风电厂和太阳能电厂,并开发预计装机容量2吉瓦的海上风电项目。
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体现出两国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拥有共同愿景,这将为全球能源转型带来更大推动力。依托地理区位优势,阿中两国正积极构建“绿色能源走廊”,计划利用阿塞拜疆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经中国技术支持储运体系出口至欧洲市场,这有助于将地理分布不均且具有间歇性的“风光”能源输送至有需求的地区,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确保各能源系统之间互操作性和韧性。
阿塞拜疆与中国以及阿塞拜疆与中亚之间的能源合作,对于加强能源安全、实现气候目标、欧亚绿色能源一体化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俄罗斯能源部长谢尔盖·齐维廖夫:
积极推动能源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上合组织机制下,我们持续推动平衡、平等、可持续的能源合作,捍卫落实公平能源的立场,建立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涵盖能源供应、能源技术、物流、金融和保险等。
在国际能源市场,俄罗斯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将能源视为优先发展方向,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种类型能源、聚焦清洁技术和环境保护、提升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可及性,旨在创造能源产业最大附加值,推动国家气候目标达成。
我们将加大油气开发力度、推动能源供应多元化、持续扩大能源出口、拓宽朋友圈、加强竞争力、维护能源领域主权。
我们将继续同伙伴国家开展能源对话,建立可持续、可靠的能源体系,秉持“上海精神”,提升相互信任水平,睦邻友好,积极推动能源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尼泊尔能源、水资源与灌溉部长迪帕克·卡德加:
技术创新和跨国合作至关重要
当前,我们面临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经济转型等诸多挑战,技术创新和跨国合作的重要性尤为凸显。绿色技术、数字化、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能源系统,让能源系统变得更韧性、更经济实惠、更可持续。然而,仅有创新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有相关配套政策、区域合作框架以及双边和多边伙伴关系,从而高效推进跨境投资和能源贸易。
尼泊尔的目标是到2035年发电装机提高到2.85万兆瓦,其中1.5万兆瓦用于出口,90%以上电力来自水电。我们致力于通过区域合作和私营投资,实现清洁能源普及全民用电。
能源不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发展机遇,我们愿同各方携手共创更清洁、更智能、更包容的能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