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中国)
华体会平台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短命”难题攻克

   2025-08-11 人民日报92260
核心提示:记者10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晶界稳定技术,成功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面临的效率与稳定性瓶颈问题,为高效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

记者10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晶界稳定技术,成功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面临的效率与稳定性瓶颈问题,为高效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方向。然而,电池内部残留的碘化铅容易导致晶界不稳定,长期使用后效率衰减严重。这始终制约其商业化进程。

针对这一挑战,昆明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他们通过在钙钛矿前驱液中引入一种含碘的有机分子,使其与残留碘化铅原位反应,形成具有六边形层状结构的稳定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不仅能有效钝化晶界缺陷,还能抑制离子迁移和相分离,显著提升电池的电荷传输能力。

实验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1.66电子伏特反式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12%,处于目前同类型电池的国际最高水平;针对1.53电子伏特电池的测试中,效率进一步提升至26.84%,验证了该技术的普适性。

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稳定性表现为:在最大功率点持续运行1000小时后,电池效率仍保持初始值的94%;经过85℃高温老化500小时,效率留存率达9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成果有效破解了钙钛矿电池“短命”难题,为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华体会平台(中国)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华体会平台(中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